門禁卡系統通過將卡片的ID下發到門禁控制器,在刷卡時利用卡片ID與控制器中存儲的信息進行比對,確認是否具備通行權限。這樣比對效率是最高的,但需要系統管理端對各門禁控制器下發數據。如果出現網絡故障或更換新控制器,都需要重新下發數據,容易造成數據不一致的結果,不易管理。如果后期用戶制作一張卡片多個應用系統門禁卡,因為系統功能不匹配,導致原來門禁卡使用起來比較困難。
如果用戶要對目前的門禁卡系統進行升級,可以考慮一種新的應用模式。首先,對系統軟件進行整合,盡量減少操作員的操作復雜度。其次,將卡載體升級為CPU卡,充分利用其存儲容量和加密特性的優勢。對系統進行必要升級,為每個門禁控制器設置好通行權限代碼,代碼根據約定好的規則進行設置。由于
CPU卡存儲空間增加了,且對數據的讀寫采取目錄、文件的管理方式,可以為門禁卡系統單獨開辟一個存儲空間,并將各門禁卡的通行權限代碼直接寫入卡內。這樣,每張卡片就有了自己的進出權限,在進出時CPU讀卡器與門禁控制器配合,通過控制器內部的認證程序可直接對卡片進行認證。這樣就省去了向門禁控制器下發數據的環節,且充分利用了CPU卡的存儲容量優勢。以上對門禁卡系統的升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在實際應用之前還需要對這種門禁認證方式的工作效率及穩定性進行大量測試。在初始階段對每臺門禁控制器進行授權,這種授權實際上就是向控制器寫入權限代碼。需要補充的是,控制器需要內置認證程序,實現對卡片認證流程的控制。對控制器的授權只需要在初始化階段進行一次。